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中央对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也明确提出了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保密科技水平的总体要求,把创新驱动提升到保密工作基本原则的高度,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在保密工作中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保密工作创新发展。
推进保密工作由传统形态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形态的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密工作的主要任务。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工作理念的更新,也包括管理手段、方式的转型,但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保密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升级。加快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必须充分发挥保密科技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要发挥保密科技对筑牢保密防线的关键作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已成为窃密反窃密斗争的主战场,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持续威胁和跨网攻击的风险,同时,网络保密管理尤其是涉密网络防护的复杂性和难度越来越大,短板效应突出。只有坚持“以技术对抗技术、以体系对抗体系”,在不断加强涉密人员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保密防护、检查、监管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发挥科技在筑牢保密防线中的关键作用,才能提高高科技应对防范能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战。
第二,要发挥保密科技对创新保密工作的引领作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保密风险。必须加强保密科技创新,在基础性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学科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保障现代技术的安全保密应用,为保密技术监管、涉密网络建设、保密服务保障等提供新思路、新手段,推动保密工作理念的创新和管理方式、模式的变革。
第三,要发挥保密科技对强化保密管理的支撑作用。当前,国家秘密载体已从纸介质扩展至数字化介质,保密管理方式已从人防为主发展到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管理领域已由机关、单位向社会、市场拓展,保密管理对象、方式、领域的日益扩大化、复杂化、动态化,要求保密工作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上加快创新,实现保密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这些都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对强化保密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定密方面,电子文件的定密、标密、统计及管理等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支持;宣传教育方面,对保密技术知识、保密技能教育培训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监督检查方面,在技术检查、技术取证上迫切要求有效运用更新的技术手段。
总的来看,保密科技创新要抓住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推动保密技术体系创新。把握“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依托重大工程,以建带研、研以致用、相互促进,加快提升网络空间和大数据能力,构建“海网云”协同的保密防护监管一体化技术体系。二是要建强完善保密科研和成果转化体系。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保密学院和创新型企业开展保密科技研究,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系统创新,建强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四位一体”保密科研和成果转化体系。同时,要发挥机关单位的应用需求引导,建立全国保密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围绕信息安全保密重要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