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嘉兴南湖上,一艘小船起锚扬帆,从此,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6年,杭州西湖畔,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共襄盛举、擘画未来,探索世界经济治理新格局的“中国方案”。
G20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历史在钟灵毓秀的浙江大地上交汇,接续出一条穿越时空却始终攸关事业成败的生命线——保密工作。从峰会筹备到举办的近300个日日夜夜,浙江保密工作者坚守、担当、敬业、奉献,用智慧与汗水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在强化保密工作 主体责任上下功夫
2015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宣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消息发布后,杭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是从那一刻起,浙江保密工作之弦悄然绷紧。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风和日丽、水阔浪平之下必有暗流、漩涡与礁石。峰会能否成功举办,安全保卫事关重大,保密工作重如泰山。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切实加强对保密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把保密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央和省委的各项保密规定,切实筑牢保密防线”。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省委常委、秘书长、保密委员会主任陈金彪把保密工作视为须臾不能触碰的底线,逢事必提,逢会必讲,多次作出具体部署。
省委保密委员会运筹帷幄,在今年初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将G20峰会的保密工作作为重要议程进行了全面部署。省保密局更是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把峰会保密服务保障工作视为压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务,提前谋划、精心研究、及时部署,主动对接峰会相关筹备组织机构,统筹安排、综合施策,打出了保密管理“组合拳”:省、市、县三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均成立峰会保密工作领导机构,主动介入同级峰会筹备安全保卫组织机构,明确峰会期间的保密工作总体目标、方针原则、工作重点,制定保密工作应急预案;以峰会保密需求为导向,主动跟进各项保密服务保障工作,组织机关单位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保密宣传教育,提供重点场所、区域、领域的保密服务保障,及时高效审批峰会涉密工程,指导相关机关单位不断提升保密服务能力;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时刻聚焦峰会筹备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约谈存有保密隐患的机关单位负责人,及时发文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各级各类保密监管平台全时空监控网络信息动态,严肃查处失泄密案件和违规事件。
国家保密局也一直密切关注G20峰会保密工作。峰会筹备期间,国家保密局局长田静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不断跟进了解浙江省及杭州市的保密工作,及时作出明确指示,在保密技术装备、人员力量配备等方面全力保障,并派员到杭州实地检查指导。
戮力同心,其利断金。各级各部门围绕确保峰会圆满召开这一核心,从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上下“一条心”、全省“一盘棋”,全面承担起峰会保密服务保障的神圣使命。
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出实招
峰会落户杭州,杭州保密战线全体同志欢欣鼓舞、倍感自豪,对做好保密工作决心很大、干劲十足。但是不可否认,毕竟是第一次面对旷世盛会,保密服务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找准切入点?
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承担大型国际活动的保密服务保障经验后,杭州市保密局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先易后难、精确服务。
要成方圆,必先有规矩。市保密局着手制定涵盖领导保密责任、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保密技术防范、信息公开审查等方面的保密管理制度,使峰会保密制度达到全覆盖、全时空、全过程。在省保密局的指导下,市保密局紧紧抓住定密这一源头性工作不放手,经过数月的艰苦调查、论证和磋商,终于锁定包含55项内容的峰会定密事项范围,啃下这一“硬骨头”。
杭州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峰会的召开使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复杂严峻,为了应对这种情形,市保密局实招频出,拿出了“看家本领”。
这里,有全面系统的保密教育。对峰会筹备各工作机构、各成员单位中涉及或处理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深入通信、电力、水务、交通、教育等市直属机关单位作峰会保密专题讲座。
这里,有功能先进的技防手段。从红黑电源插座、手机屏蔽柜,到涉密计算机“三合一”装置、视频干扰仪等相关保密防护设备,应买尽买,应配尽配,毫不犹豫。
这里,有较真碰硬的专项检查。
省市联合开展对峰会筹建相关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办公及活动场所、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涉密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工作人员保密纪律、社会网站监管等专项检查,并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对涉嫌峰会重要信息泄露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这里,有细致入微的保密服务。扎实开展峰会各类筹备会议的服务保障,协同上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外交部驻点集中办公场所及领导人入住宾馆进行环境安全保密监测等服务。
这里,有日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机关单位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进行保密检查,重点排查是否违规发布峰会涉密信息;搭建G20峰会保密监管中心平台,峰会期间共甄别敏感信息上百万条。
在严防、严查、严控上动真格
与杭州保密工作严防死守景象相呼应的,是全省各地各部门紧锣密鼓、共筑保密长城的生动画卷。
在浙北,一份份保密承诺书拴住了各级干部的责任心。长兴县的保密承诺书共分4个层面:县委保密委领导和各乡镇、部门一把手签订,各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签订,各分管领导和分管的科室长签订,科室长和科员签订,全县干部保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以“以书绑人”的模式确保峰会保密工作落实到人。
在浙南,一场场保密宣传活动普及了保密知识和常识。在温州的广场、机关大院等场所,随处可见巨幅宣传标语、失泄密案例展示,各大公园宣传橱窗、电子屏、电视台滚动播放保密常识,社会大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保密教育。
在浙中,一个个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工具的无序状态正在得到有效治理。金华市公安局对民警工作中使用的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登记备案,明确建群时间、责任人、群成员范围、审查监管等内容,未经批准不得设立全国性和跨省、跨地区工作信息交流类群。民警个人设立的即时通信工具群不得讨论交流公安机关内部工作情况,严禁发布、讨论公安机关内部掌握的各类敏感信息。
在浙东,一次次专项保密检查及时消除了机关单位的安全保密隐患。宁波市鄞州区对全区10个乡镇(街道)、15个区级重点部门的保密制度建设、涉密文件管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以查促改,以查促防。
在景色如画的千岛湖畔,在浩浩荡荡的瓯江两岸,在巍峨秀丽的天姥山下,在浙江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弥漫着保密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闪现着保密工作者的忙碌身影。
在此次G20峰会保密服务保障工作中,还有一个群体做出了重要贡献——省直机关、部属驻浙单位、高等院校和涉密企业的保密工作者,他们既是本单位、本系统保密工作坚强有力的组织者,更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电力输送是峰会保障的生命线。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公司从城市管线普查、调整管线规划,到改造老旧管线、搭建管线信息管理平台等涉及峰会项目的电力运维工作,通常调集员工达数万人次,保密风险非常大。公司坚持把保密管理放在安全生产的首位,编制了峰会供电保密专项方案及其应急预案,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实战演练,与峰会供电保障专业工作组、各专业各战区支援队伍和属地化保障队伍签订保密责任书460份,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30000余份,全面管控峰会供电保障资料的印制、回收、销毁等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把保密工作与峰会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已成为各级机关单位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这种定势接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全省范围内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峰会保密钢铁长城。
在提质增效上占先机
做好峰会保密服务保障工作,是挑战,也是机遇。氤氲杭州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点燃了杭州市保密局创新思变的炽烈火焰,他们与多家信息化研发机构合作,连续推出多项成果。
如果有人把手机带入峰会涉密场所怎么办?他们组织研发了集信号管控、提醒警示、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无线通信网络阻断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防止违规携带手机进入涉密会议(活动)场所而带来的泄密隐患。
峰会筹备工作始终离不开网络,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他们推出了国际峰会网络数据库保密检查系统,能够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流转系统、邮件收发系统等的后台数据库、文件存储系统中的涉密信息进行实时检查,提高检查技术识别率。
手机通信隐患多,峰会联络又少不了使用手机,这一矛盾怎么破?他们组织研发出“安全加固移动办公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话本安全管理、非密公文审批流程、加密云端公文库以及手机安全风险评估等模块,满足了峰会内部信息安全需求。
“研发”“创新”“升级”等词汇,几乎成了全市保密战线的口头禅。工作中遇到难题、碰到障碍时,他们丝毫不会畏难、退缩,而是琢磨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如何通过创新来实现突破。
创新需要环境,需要“沃土”,仿佛一棵树木和它所生长的浩瀚森林,保密创新正是深植于杭州乃至浙江的创新文化。杭州是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是互联网经济的引领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倚靠着这一“近水楼台”,创新,就像哺育浙江人民的母亲河,不仅在杭州,在全省任何一个地方,保密创新活力四射。
OA系统的保密监管不及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象山县保密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发了实时在线的电子政务网络文档实时涉密扫描系统,该系统全天候对全县各电子政务网用户单位的协同OA服务器的文档存储目录进行静态文件涉密扫描,如果发现与G20有关的涉密或敏感文件信息资料,系统会立即通知用户。
落实难、整改难,是峰会保密检查经常面对的困惑,温州市保密局建立了失泄密隐患电子管理系统,对发现的安全保密隐患,在库中闪现“加粗加亮”红色警示,由片区协作组督导专员负责督促整改,对未限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采取通报、约谈、追责等措施。
G20峰会保密服务保障工作的完美落幕,对不断探索奋进中的浙江保密人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浙江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