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动态

广东:潮起珠江

秘书行政司

40年,不过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瞬间,但历史的分量,有时要以厚度而非长度来衡量。40年前,珠江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南粤大地春风送暖,号角骤响,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40年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的发展奇迹成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广东改革开放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40年间,保密事业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蒸蒸日上、发展迅猛,广东保密人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探索出一系列保密工作的“广式创新”经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保密与改革开放同行

登上454米的广州塔顶,临风凭栏,俯瞰广州城,云山巍峨,珠水悠悠,街道车水马龙,高楼栉比鳞次,放眼远眺,可以看到花团锦簇、绿树掩映的琶洲岛。“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展馆就坐落于这个美丽的小岛上。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从举办伊始便肩负起打破西方封锁和禁运、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国内经济的时代使命。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交会的“朋友圈”逐步扩大,广交会成为广东对外开放的窗口。但由于参加广交会的境外人员逐年增加,其中不乏混有披着商人外衣的境外情报人员借机搜集情报,做好保密工作愈加重要。

改革开放之初,为做好广交会的保密工作,省、市两级保密部门与广交会筹委会和各交易团共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密措施,在广交会筹委会下设专门工作组,由广州市保密部门派人参加,负责广交会期间的保密工作,并建立健全保密教育、监督检查、技术检测等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有力维护了广交会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窗口的形象。

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开放。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到“三来一补”“两头在外”,衔枚疾进式的改革让广东更加开放,也为广东保密工作带来新课题。特别是如何做好经济特区保密工作和涉外保密管理,亟待破题。

1982年,广东省委保密办组织前往深圳、珠海等特区调研,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在调研基础上,省委保密委员会联合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关于经济特区保密工作试行规定》《关于涉外活动保密工作试行规定》。随后,又相继制定修改了多项涉外保密管理规定,对接待外宾参观、对外洽谈、对外科技交流、中外合营企业保密管理、对外提供秘密资料等做出进一步规范。

1988年,根据外商要求携带我有关部门审批签订合同项目文件出境越来越多的情况,为既有利于对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又有利于保守国家秘密,广东制定了《关于外商携带我有关批文出境问题的意见》,明确要求有关“三资企业”“三来一补”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内部文件不得交外商携带出境,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内部事项的批文,经有关部门批准另行印制,并加盖“批准合同专用章”,方可携带出境。

一系列涉外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密集出台,一项项扎实举措顺利推行,对推动全省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40年广东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保密与改革开放相伴前行的足音,感受到安全与发展“同频共振”的脉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广东坚决贯彻新时期保密工作指导思想,坚持内外有别、既便利工作又确保秘密的原则,迅速将保障重点放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健全保密组织机构、完善保密规章制度、加强保密观念等方面着手,助力广东改革开放这艘大船扬帆起航。

1988年,保密法正式颁布,广东也走向了依法治密的快车道。一方面,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普法目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在机关单位开展了声势浩大、历时半年的保密法教育巡回展览,参观人数达25万多人。另一方面,结合广东实际,以省政府名义颁布实施《广东省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将保密监督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年均开展检查次数达100次以上。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东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方法,把经济、科技、涉外领域的保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召集省计委、省经委、省外经贸委及有关高校、企业的专家、教授,共同研讨经济、科技保密工作,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指导、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抓好保密工作。

进入新世纪,广东保密工作继续以保安全、保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保密科技与管理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起思想、技术、管理“三道防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广东保密工作也同时按下“快进键”。

广东的实践表明,40年来改革开放的重点不断调整,但维护国家秘密安全这一保密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没有变。站在改革开放和对敌斗争的“两个前沿”,广东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保密与改革开放同行”,将保密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落实。

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广东同行总是想在先,做在前。”这是兄弟省市保密部门到广东调研的一致看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一路锐意探索,成为全国保密工作的“试验田”。

信息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泄密隐患问题是广东最先遇到的,如何应对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为此,广东大胆探索,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保密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利用科技产业聚集的优势,积极推动保密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勇当“以技术对抗技术”的开路先锋。

2005年,保密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采取与信息科技公司联合研发攻关的形式,开发了涉密网络保密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物理隔离实时监控、物理入侵监控、访问控制、媒体数据安全以及病毒木马及非法程序检测清除等功能,实现对涉密网络的全程监管,有效解决涉密网络和计算机违规外联问题。国家保密局领导带队到广东调研时,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9年,广东省又在全国率先研发配备了保密安全U盘,在一些党政机关试用的基础上,向全省各地各单位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的保密难题。同年,广东省研发了全国独家的涉密计算机防插错端口,从硬件层面方便快捷地杜绝了误插误用现象。

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管理空白,广东也绝不轻易放过。据省保密局副局长张远文介绍,2007年,省保密局在某核心涉密机关开展保密检查时发现,某自动化办公设备跨国公司一名外籍大中华区高管,每半个月就会亲自为该品牌涉密复印机进行“体检”,这引起了省保密局的高度警觉。

为此,经省法制办审核批准,省保密局发布涉密领域定点维修维护管理规定,将全省涉密计算机、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纳入定点维修维护范围,形成集涉密设备集中管控、初次使用前技术检测、定点维修维护和保密监督检查为一体的涉密设备管理体系。依据这一规定,省保密局与该跨国公司进行了数年艰难的谈判和沟通,使其同意将国内维修维护交由定点单位承担。

谈起这些年的探索,省保密局局长贾穗军说道:“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历程,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见招拆招’‘以快打快’,还要有前瞻性、预见性,打好‘提前量’。”为了“打好提前量”,这些年来广东在许多领域努力探索创新。

——2004年,率先高规格建设保密委员会,推动省、市、县三级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省直机关不少单位保密委员会还由“一把手”亲自负责。

——2007年6月,率先组织保密技术演示全省巡演,将现场演示、环境模拟、保密法规讲解、窃密原理分析和动画展示等相融合,实现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省直、市直单位“一把手”保密教育全覆盖。

——2007年7月,率先建立省委保密委员会和省纪委联合开展保密教育机制,将保密宣传教育纳入全省党政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学习月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2009年,率先创建保密、公安、国家安全、信息产业、通信等多部门联合检查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拳头合力。

——2011年,借鉴国外年度定密报告制度,创新开展定密监督管理,制发全国首份省级年度定密统计分析报告,通过横向比较、量化分析,为精准定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 ……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这也许就是广东40年来之所以成为全国保密战线“先行者”的基本经验之一。

转型升级正当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以保密教育基地、科技创新、技术监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等“六大工程”为抓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全省保密工作取得了历史性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党管保密,制定下发《广东省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履职内容及问责“负面清单”,全面推动保密责任落实;始终坚持依法治密,建立完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涉密资质(格)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机关单位保密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基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属地监管职能,推动保密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蹄疾步稳;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广东科技产业优势,加强保密科研机构、企业主体、主管部门的创新协作,不断增强保密技术支撑能力;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试点工作,不断强化涉密网络分级保护、信息管控等全过程管理,推动“三大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年,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印发后,广东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省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传达学习,省委保密委员会坚持高位推动,迅速增设了一名正厅级专职副主任,联合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为实现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贾穗军说:“转型升级不是一句空话,首要的是应在思想观念上换挡升级,要自觉摈弃旧观念,打破旧框框。既从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角度,聚焦主责主业,守好保密主阵地,又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宏观战略视角,关注跨域联动、协同,共同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跨域联动、协同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说白了,就是要在服务广东改革开放稳定大局中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支撑点。这充分体现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保密管理工作中。在这项工作中,省保密局坚持及早介入、源头管控、全程跟进,将保密管理贯穿于“数字政府”建设的规划、开发、迁移、运维各环节中,指导数字广东公司建立完善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加强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智力和技术支撑,共同做好网络保密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这篇“大文章”。

在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中,广东保密部门同样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作为省委深化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他们严格履行保密监管职能,制定文稿起草保密手册,起草机构改革保密工作指引,对涉改部门涉密载体、涉密人员、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组织专项督查,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实现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关键要有一支对党忠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保密干部队伍。近年来,广东突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保密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拥戴核心、服从核心、紧跟核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打造党建、业务、队伍“三个一流”;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涉密资质管理、保密检查、案件查处、服务保障等重要业务流程,不断强化权力的自我约束,确保保密干部清正廉洁;大力推进保密人才培养工程,组织“我爱保密?奉献保密”“每周一讲”和“青年讲坛”等活动,开展全省保密系统全员轮训,不断提升全省保密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考察,发出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进军号令:“我们就是在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

改革开放大潮再次风起云涌,但“排头兵”地位绝非一劳永逸。站在新的起点上,广东保密人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全力护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李 杰、欧锦峰)